Search


《#疾風魅影-#黑貓中隊》七萬英呎高空的孤軍奮戰 (7.6/10)
 
  • Share this:


《#疾風魅影-#黑貓中隊》七萬英呎高空的孤軍奮戰 (7.6/10)
 
痞客邦 #無雷 原文:http://loory.pixnet.net/blog/post/251155159
 
《疾風魅影-黑貓中隊》是一部台灣紀錄片,由楊佈新執導,劇情講述1960年代的冷戰時期,美國中情局和中華民國政府合作,組織了台灣空軍的高空偵查第35中隊「黑貓中隊」,28位成功結訓的菁英飛行員,駕著U-2偵察機在70000英呎的高空,利用機腹的照相機前往中國內陸進行危險的偵查行動。
 
導演楊佈新原本為廣告、MV導演,從小就懷抱著飛行夢想的他,在看完作家沈麗文寫的《黑貓中隊:七萬呎飛行紀事》之後,歷經6年時間到各國尋訪取材,以客觀還原史實的角度催生了本片的誕生。雖然大家心中應該都知道,電影絕對不會像其他商業片在台灣取得漂亮的票房,但導演懷抱著滿腔熱血與對這些飛行員的尊敬,不顧旁人所想堅持自己的理想,實在是讓人非常感動。
 
《疾風魅影-黑貓中隊》從當時成立的背景開始,背負著當時換取美國對台灣的軍事與經濟援助,還有蔣中正想「反攻大陸」的事前準備,黑貓中隊也就此成立。電影裡不論冷戰時期的台美關係、飛行員至美國受訓、執行任務的過程,到最後中美建交被迫解散,其中紀錄的都是黑貓中隊隊員為國家付出的證明,雖然當時作為一位空軍飛行員是在街訪鄰居眼中是非常風光,但我們都從未想到他們執行的任務是無比的艱辛。
 
7萬英呎的高空是現今民航機飛行高度的兩倍,因此飛行員必須穿著類似太空裝的外衣,在行動不方便的情況下,先不論在訓練期間因為飛機失事人員的折損犧牲,在外飛行途中也必須面對中國軍方地對空導彈的威脅,13年間黑貓中隊飛行員最後只有17位隊員全身而退,以每次都是最後一次的心情執行任務,在我現在看來,對他們只有滿滿的欽佩。
 
然而《疾風魅影-黑貓中隊》找回幾位當時隊員進行訪談,以年老的身軀述說著自己當年最輝煌的歲月。看著從前這些努力為國家付出的空軍,有的成功完成任務、有的不幸被擊落死亡、也有的在墜機後跳傘生還,在中國被俘虜了十多年,好不容易批准能夠回台灣探親,卻又因為當時政府不願承認他們的存在而滯留在香港,雖然之後經過中情局幫助移居美國,不過看在他們眼裡,懷抱著為國奉獻的精神,結果最後卻像個棄子般被拋棄,得不到國家該有的尊敬與對待,對一位前後離鄉背井二十多年的飛行員來說,會有多麼的傷心和失落。
 
儘管如此,電影的片尾劇組問這些受訪者要是人生重來,要不要再重新加入黑貓中隊,幾位前飛行員仍舊是毫不猶豫的答應,這正是他們最偉大情操。葉常棣與張立義兩位飛官即使在顛連流離時見證國家的人情冷暖,回過頭依然十分懷念在「黑貓中隊」的歲月。雖然在葉常棣的公祭上,總統蔡英文頒贈的褒揚令,作為國家遲來的肯定是有這麼一點晚,幾位飛行員在製作過程中過世,也無法親眼看到自己故事被搬上大螢幕供人觀賞,但他們的事蹟從《疾風魅影-黑貓中隊》開始,將永遠流傳在我們的記憶之中。
 
整體而言,就如同《紅盒子》透過陳錫煌大師的父子關係講述這個傳統技藝從興盛到逐漸消失過程;《疾風魅影-黑貓中隊》也是導演與劇組耗時6年,以多方史實考據與幾位隊員訪談述說過往經歷,為這段逐漸被淡忘的歷史留下見證。就我而言,要不是有這部電影,我應該永遠都不會認識黑貓中隊這幾位為國家犧牲奉獻的真英雄。不論你政治立場如何、認同的是中華民國或台灣,片中記錄都是生在我們這塊土地的人們所走過的足跡,電影結束後主題曲《飛將在》的響起,其中句句感動人心歌詞「飛將在,一直都在」,正是我們向這些空中英雄致上的最高敬意。
 
疾風魅影-黑貓中隊


Tags:

About author
熱愛電影,把影評當心得寫的不專業研究生!
熱愛電影、把影評當心得寫的重度影迷! 文章以準確提出個人想法,又不偏離大眾觀點為宗旨,讓電影不再只是三五好友打發時間的消遣娛樂,歡迎加入跟我一起發掘電影的迷人之處!
View all posts